|
深冬的夜晚,银行的灯光依然明亮。
窗外车水马龙,窗内客户经理们正在进行"星空夜校"。
这个温情脉脉的名字背后,是赤裸裸的加班压榨。
每天下班后额外两小时的营销任务,让许多银行人苦不堪言。
这哪里是"夜校",分明是变相的惩罚制度。
1
某银行的"开门红"考核制度堪称典范:
每周一、三投信完成率垫底的客户经理要参加"星空夜校",周五授信完成率落后者更是要连续两周加班。
这种制度设计,活脱脱就是职场版"连坐法",把没完成任务的员工当成犯人一样惩罚。
银行的劳动合同上明确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,每周工作40小时。
但"开门红"期间,这份合同形同虚设。
白天完不成任务,晚上就得"自愿"加班。
这种所谓的"自愿",实则是赤裸裸的胁迫。
不加班就意味着业绩落后,就要面临绩效考核的大棒。
法律明确规定,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,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。
但银行的"星空夜校"持续整整一个季度,每周五天,每天两小时。
简单计算一下,一个月就超过40小时。
这种明目张胆的行为,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考核制度。
更荒唐的是,这种加班往往还不计入加班工时,更不会有加班费。
银行巧妙地将其包装成"培训"或"自主营销",逃避劳动法的监管。
员工们不得不在寒风中外出走访,或者坐在办公室里疯狂外呼。
这不是培训,分明是变相的无偿加班。
2
有人说这是内卷使然,是市场竞争的结果。
但究其根源,是银行机构过度扩张导致的恶性竞争。
新设网点如雨后春笋,业务资源却越来越少。
为了生存,各家银行不得不加大营销力度,最终苦的是基层员工。
这种加班文化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。
年轻的客户经理们连恋爱的时间都没有,更别说结婚生子。
有的已婚员工常年见不到自己的孩子,家庭关系岌岌可危。
银行引以为傲的高薪,实际上是用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换来的。
3
银行管理层似乎认定,只有高压才能出业绩。
但他们忽视了一个简单的道理:过度压榨只会适得其反。
疲惫不堪的员工无法提供优质服务,透支的身心更会影响工作效率。
这种短视的管理方式,正在摧毁银行的长期发展潜力。
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规定不是摆设,而是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底线。
如果继续放任这种现象,银行业终将为这种急功近利付出代价。 |
|